安全书写战斗一线的责任与担当

2025-06-26 15:50:53 文/蒋开风 字数:1393

在安全生产的道路上,总有一群人以“铁肩担道义”的执着,扎根岗位、深耕细作,用敏锐的目光捕捉隐患微光,以坚定的行动守护生产平安。他们是安全防线的“守护者”,更是“人人讲安全、个个会应急”的生动践行者。让我们走进一线,聆听那些关于责任、坚守与成长的故事。

20183月的一个凌晨,我和主操高军像往常一样巡检。当走到罐区时,一丝若有若无的刺鼻气味让他停下脚步。“不对,比平时多了些刺激性。”这个在车间摸爬滚打十年的“老把式”立刻警觉起来。他俯身贴近管线接口,手指轻轻擦拭管线法兰连接处——指尖的湿润感让心跳骤然加速:介质轻微泄漏!此时,母液罐正处于高温高压运行状态,若泄漏扩大,极可能引发连锁反应。高军立即启动应急预案:疏散周边人员、关闭临近阀门、联系调度长和维修班长此时从发现异味到完成一级隔离,全程仅用8分钟。事后拆解检查发现,法兰垫片因长期腐蚀出现0.3毫米的细微裂纹,正是这“针尖大的窟窿”,被他用十年如一日的巡检习惯死死盯住。隐患从来不是‘明晃晃的危险’,而是藏在螺丝松动的半圈、仪表指针的偏斜、设备声响的异常里。在他的带动下,工段建立起“五到巡检法”——眼到、耳到、鼻到、手到、心到,将隐患排查细化为具体点位,三年来累计发现并整改各类隐患很多项,实现“零事故”目标。这便是一线工作者的“火眼金睛”:把岗位当“战场”,视隐患如“敌人”,用专注与专业筑牢安全第一关。

我记得还有一次,主操王强给我打电话说马上碳化要洗塔了,一会准备通气洗塔具体怎么操作一定要按操作规程一步一步进行,由于我经验不足就拿着工具扳手爬到开启阀门处打开蒸汽阀门,突然听到轰隆的声音越来越大,我当时很惊恐这时主操王强赶到立刻关闭了阀门,并告诉我要排空蒸汽管线的冷凝水,不然容易形成水击引起管线破裂形成事故,事后他有又详细的给我讲解了通气洗塔的流程和危害。后来我心里想 “这是老天爷‘敲警钟’!”,以后我一定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。

为了安全还要从身边的隐患抓起,站在安全生产的新起点,使我更明白:安全是发展的底线,更是生命的红线。那些扎根一线的“员工”,那些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,那些用制度守护安全的共同勾勒出“人人参与、人人尽责”的安全图景。让我们俯下身去,看清身边的每一处隐患;动起身来,整改每一个问题;静下心来,掌握每一项应急技能——因为每一个“小行动”,都是对生命的敬畏,对责任的践行。

建立隐患排查记录本对每处隐患的危害和违规操作建档,标注时间,地点,负责人,整改期限,验收等流程,用红黄蓝三色标注设备风险等级,在焊接区、吊装区等重点区域设置危险大标语,将过往典型隐患拍成微视频在公司的大屏幕上循环播放,让“看不见的危险”变成“摸得着的警示”。当隐患排查从“被动整改”转向“主动预防”,当每个岗位都成为风险防控的“细胞”,安全生产的根基才会愈发牢固。安全不是喊出来的口号,是踩在脚下的每一步、盯在眼中的每一处、扛在肩上的每一份责。”

安全生产没有终点,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。那些扎根一线的安全守护者们,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告诉我们:安全是对生命的敬畏,是对岗位的忠诚,更是对“人人讲安全、个个会应急”的践行。当每个岗位都成为安全的“哨兵”,当每个隐患都被视为“事故的前兆”,我们方能在防微杜渐中筑牢发展的基石,让安全之光永远照亮生产一线的每一个角落。因为,守护安全,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未来。